——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第四期中職教師組2019年第二次小組活動側記
2019年7月13-15日,我校承辦了“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第四期中職教師組2019年度第二次小組活動。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及他們的指導專家走進學校,通過專家講座、專著撰寫研討、教學設計指導、課題研究、工匠精神與新職業(yè)教育研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對我校工作進行全方位指導。
“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是江蘇省實現(xiàn)由教育大省邁向教育強省,實施人才強教、人才強校戰(zhàn)略的重大工程,2009年啟動,至今已至第四期。它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一批在全國能夠產生廣泛影響的教育家群體;同時,通過這一群體的輻射和影響,帶動全省中小學校長隊伍和教師隊伍的全面提升,滿足基礎教育與發(fā)展對教育人才的需要。江蘇理工學院職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碩導莊西真,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院長、教授、碩導吳訪升,江蘇省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專家朱亮博士全程參與了本次活動。
7月13日,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一行7人到達我校。下車伊始,大家都顧不上舟車勞頓,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分成兩組,與我校江蘇省教學大賽的選手進行了交流。對參賽的作品從選題、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指導。高屋建瓴的建議打開了參賽教師的眼界和思維,簡單實用有妙招讓教師茅塞頓開?,F(xiàn)場交流互動進學熱烈,原定四個小時的交流活動一直延續(xù)了近四個半小時,許多參加交流的教師還是意猶未盡。
7月14日上午,在學校8樓報告廳,我校為人民教育家們的到來舉行了簡短的歡迎儀式,常熟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明華代表常熟教育局致歡迎詞,對來自宜興中等專業(yè)學校繆朝東副校長為組長的人民教育家一行走進常熟中專表示了熱烈歡迎,對學校在本次活動中的工作作出了指導,提出了具體要求。
7月14日上午,我校全體常熟市教育能手以上骨干教師、青年教師代表聆聽了《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雜志社唐以志社長題為《1+X證書制度,國家職業(yè)教育制度設計的創(chuàng)新》的專題報告。報告詳細介紹了《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二十條”),圍繞“管好兩端、規(guī)范中間、書證融通、辦學多元”十六個字,從職教改革與制度創(chuàng)新、制度內涵與機制設計、制度變革與學校改革三個方面全面解讀了“1+X”,特別是“X”的含義。對政策的深度解讀,糾正了一些對政策的誤讀與理解偏差,對學校的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下午,在行政樓4樓培訓室,各位專家與學校在研的多個省級課題的課題組成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課題主要成員介紹了課題的研究情況,各位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對課題的研究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設性的建議。隨后,各位專家在蘇建青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我?,F(xiàn)代學徒中心,對常熟中?,F(xiàn)代學徒制開展情況進行了考察調研,聽取了常熟中?,F(xiàn)代學徒制開展情況的介紹,并結合他們日常的工作和研究,對學徒制工作的深化和本土化,給出了一些新理念、新思路,為學校學徒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供了寶貴的可借鑒依據(jù)。
在短短三天的活動中,人民教育家培養(yǎng)對象們在完成既定的項目與任務之余,在緊張的學習培訓過程中抽出時間對我們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作出了指導。正如莊西真導師致辭時所說,教育家的培養(yǎng)是為教育服務。本次人民教育家走進常熟中專,就是為職業(yè)教育服務的體現(xiàn)與實踐。相信這次活動的開展,會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氣象。
![]() |
![]() |
![]() |
![]() |
![]() |
(教學管理處)